中新網山西新聞5月9日電 今年以來,山西和順縣平松鄉小南會村全面推進黨員群眾教育實訓基地規范化建設,拓展培訓模式,不斷增強培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合理布局,突出功能。平松鄉小南會村充分挖掘當地紅色文化、歷史文化、鄉村旅游資源,著力將“大講堂”打造成為黨員群眾的教育基地、培訓基地。
整合資源,規范標準。按照“有規范的實訓教室、有規范的上墻內容、有必要的電教設備、有規范的管理資料”的“四有”標準,充分整合村級活動場所、“三賢館”、鄉村旅游等資源,利用“基地+實踐”的模式,開展黨員輪訓、干部培訓、技能實踐。同時在晉中市委、和順縣委組織部的幫助下,與大寨干部學院、和順縣委黨校聯合,把小南會村作為鄉村旅游、產業發展的實訓站點。
注重實效,豐富教學。緊扣“實訓”二字,運用“課堂+基地”的實訓模式,開展特色鮮明的黨性教育、技能培訓、產業發展、服務群眾等培訓。特別是立足農村黨員的特點,著眼提高黨員的“雙帶”能力,把技能培訓同農村產業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將培訓觸角延伸到田間地頭、延伸到產業發展一線。截至目前,共開展培訓4期,培訓500余人次。(完)(趙偉)